上海闵行区宋家塘历史名人(上海闵行区历史名人)

本文内容以关键词上海闵行区宋家塘历史名人为核心展开讲解,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上海闵行区历史名人、闵行区历史名人、上海静安区历史名人故居、上海高桥镇历史名人的相关问题。

文章目录

  1. 上海闵行区历史名人
  2. 闵行区历史名人
  3. 上海静安区历史名人故居
  4. 上海高桥镇历史名人

上海闵行区历史名人

最初的闵行是由两家姓闵的开的一些商行,后来那里人越来越多就以闵行作为小镇的地名了!

本人姓闵,在原南汇地区有满多闵家宅,闵家圈的村子,都姓闵

闵行区历史名人

江南经略,皆以闵行为渡

闵行地名由黄浦江畔设渡口而产生

最初称“敏行”

一起来了解一下

“闵行”的由来吧!

闵行之名最初出现时,其区域仅指的是如今的江川路街道部分地区,即横泾港汇入黄浦江处两侧,其中心位置在横泾港和沪闵路之间。1960年1月将闵行划为上海市的一个行政区后,“闵行”成了区名,闵行镇成了历史政区,当地人约定俗成地将闵行镇这块地方称为“老闵行”。

清宣统三年(1911)根据民政部自治章程建立闵行乡,闵行镇归其所辖。民国17年(1928)7月上海市、县分治后,改闵行乡为上海县第一区(有3镇35乡)闵行镇仍归其所辖。1937年沦陷后,上海县和闵行镇的区划屡有变动。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原建制。民国35年(1946)11月,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,取消区公所体制,将上海县内42乡镇归并为21乡镇,闵行镇由县直接管辖。民国37年(1948)8月,上海县进一步扩并为4乡6镇,并视事业繁简,将乡镇分为甲、乙两级,闵行因是经济中心,定为甲级镇。

1945年8-10月上海县政府所在地(三林)

1959年12月2日,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析上海县闵行、吴泾地区建上海市闵行区。1960年1月上海县撤销闵行镇建制。是年1月闵行区人委诞生(驻沪闵路213号),3月闵行区人委建闵行镇街道办事处(下称街道),4月闵行镇街道和一号路街道合并为一分社。1961年9月闵行区人委撤销一分社更名为一号路街道。1964年5月上海市人委撤销闵行区,原辖区域划归徐汇区,徐汇区人委将一号路街道、浦江街道合并为闵行街道。1981年12月,国务院批复恢复闵行区。次年6月闵行区政府撤销闵行街道,同时建华坪路、碧江路街道。

1960年-1992年上海县政府所在地(莘建路张家花园)

1992年9月26日,国务院批复“同意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,设立新的闵行区,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,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闵行区的行政区域”,11月2日下午,在马桥影剧院召开干部大会,正式宣布“撤二建一”。新闵行区政府驻莘建路180号,1993年11月迁入沪闵路6258号新址,莘庄由此成为新闵行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

上海静安区历史名人故居

陈云故里 青浦区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

黄浦区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徐汇区 上海张闻天故居 浦东新区 张充仁纪念馆 闵行区 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

静安区 上海周恩来故居 黄浦区 张爱玲故居 静安区 巴金故居 徐汇区 鲁迅故居 虹口区 李白烈士故居 虹口区 梅兰芳故居

上海高桥镇历史名人

历史上只有一个杜月笙。杜月笙(1888年-1951年),原名杜月生,后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建议下改生为笙。

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上海滩最富传奇性的人物,他是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黑帮大亨,他是抗战时排名靠前的上海华人领袖,他是民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,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慈善家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